权威发布|“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护航高质量发展 东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

2023/5/19 11:55:07   来源:东营网-东营日报    

   5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项目警长”机制,出台服务保障重大项目二十条措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二级警务专员樊守林介绍,近年来,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紧扣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履行公安机关职责使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护航保障到哪里。近期,为认真贯彻省公安厅党委关于服务高质量发展护航强省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全面推动《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十二条措施》落地落实,东营市公安局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保护,立足工作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出台了“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主要包括坚持刑责保护、健全安全体系、强化规范执法、深化政务服务、构建亲清关系等5个方面,涵盖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防范风险、安全监管、优化服务、健全机制等各方面职能。

  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是前提,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如何做好东营市重点项目和企业治安安全监管工作?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劳振勇介绍,全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将以优化服务为动力,完善安全监管服务。针对企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治安部门将聚焦化工企业、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主动作为,最大限度预防公共安全事故。以警企联调为载体,靠前化解风险隐患。围绕影响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警员+网格员+调解员+N”优势,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基层组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警企联防为抓手,维护良好治安秩序。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集中的区域推行警企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项目警长”警企纽带作用,定期指导企业加强单位内部安全防范。积极推动智慧内保信息化建设,精准指导企业做好安全风险预警感知和防范处置。

  围绕全市经侦部门将如何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刁勇表示,全市经侦部门重拳出击,严打各类经济违法犯罪,依法打击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危害税收征管、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各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串通投标等犯罪活动,影响企业融资安全的票据诈骗、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活动;多措并举,精准预警防范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经济金融领域犯罪预警机制,强化对涉企突出违法犯罪的研判分析,加强对同类企业的体检预警,最大限度防范同类犯罪发生;便民利企,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措施,将持续推进防范侵企犯罪宣传教育,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和群众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

  交警部门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落实措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索华军表示,全市交警部门将推动行政审批项目再提速、再增效,提升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估效能,灵活货车限行要求,切实守护好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烟火气”;推动车驾管服务再优化、再提升。持续做好上门服务,为大型运输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服务,可预约办理挂牌、过户、变更业务;车管部门提供上门集中查验服务。业务流程再优化再提速,推出“e车检”服务小程序“点对点”车检在线预约服务,推动全市53家机动车安检机构117条检测线实现“车检交钥匙”服务、车检优化至“一次内部流转”;创新“警邮金”联合服务,实现“窗口办”到“掌上办”业务升级。推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更深入,做好精准研判降低运输企业风险隐患;全面排查重大项目交通安全隐患,保障重大项目周边道路安全畅通。

  市公安局全面推行“项目警长”二十条措施后,将形成“项目警长、生态警长、全科警长”三位一体的东营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改革办)副主任宋玉海表示,护航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是全市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市公安局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创新警务机制,提升工作质效,着力形成“项目警长”守护安全发展、“生态警长”保障绿色发展、“全科警长”服务高效发展的“三大警长”护航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记者 王敏)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