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东营区15个项目上榜市级名录!

2022/2/8 15:57:35   来源:中国山东网    

  近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和旅游局确定的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东营区的茶坡锣鼓、丁家落子、柳编、鲁锦等15个项目上榜。

  锣鼓艺术(茶坡锣鼓)

  锣鼓艺术(茶坡锣鼓)流传于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茶坡村,目前拥有代表性曲目两支。其代表性曲目《齐兵出征》据传起源于战国时期,主要用于将士们出征前集合、部队行进、军队出击时鼓舞士气所用。另一代表性曲目《得胜鼓》,与移民文化息息相关,明洪武年间,随着山西洪洞县移民迁入东营,将部分山西鼓乐带入东营,茶坡锣鼓代表性曲目《得胜鼓》就是其中之一。经过几百年的融合,渐渐加入了东营元素,使其与周边的鼓曲有很大差别,器乐分配及其节奏型独树一帜。

  丁家落子

  丁家村位于东营区西南部,地处胜园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方向1.5公里处,北临南二路。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丁惠、丁宪由直隶省(今河北省)枣强县仑马山迁此立村,取名丁家村,沿用至今。“落子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又称“打落子”或“落子”,是广大劳动群众自己创造、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醉人的民间风情,具有较高的民间艺术欣赏价值。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最早发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拉地摊”、“进入小剧场”等阶段,后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曲艺曲种。2020年10月,骆派京韵大鼓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申报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以“京韵大鼓”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

  梅花拳(辛集梅花拳)

  梅花拳(辛集梅花拳),发源于少林内家拳,是传统体育(传统武术)中的重要拳种。该拳种于1912年3月,由张家十八世祖张家梅花拳二代传承人张文信带回现东营区牛庄镇辛集村,并于1915年3月,在本村创办“福顺德武馆”,广收门徒。

  梅花拳(辛集梅花拳)属于内家拳,具有内敛敦实、灵活迅疾、后法施制的特征。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被命名为“梅花拳(辛集梅花拳)”,并于2021年11月参评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顺利进入公示期。

  太极拳(传统陈氏太极拳)

  中国的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为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传统陈氏太极拳在东营区主要流传于东营区文汇街道。目前,主要由师从马虹先生(1994年被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当代13名太极拳大师之一)的吴建华开展传承活动,并于2012年发起并成立东营第一个太极拳社会团体组织—东营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传播传统太极拳至今。

  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参加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并以“太极拳(传统陈式太极拳)”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阶段。

  柳编(龙居柳编制作技艺)

  龙居柳编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当时人们就有用当地杞柳条编简单生活用品的习惯。柳编(龙居柳编制作技艺)的特色在于其制作工艺和用料。近年来,龙居柳编手艺人不断创新编法和用途,把草柳编从日用品拓展到办公、装饰等多个领域,将非遗技艺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笔筒、托盘等新式产品颇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2009年以来,以该项目代表型生产企业为龙头,依托龙居镇非遗工坊建设,该项目帮助 30 多个村的 200 多名留守妇女、低保户、残疾人等困 难群体实现增收脱贫,人均年增收2000 余元。2020年5月,东营区龙居镇荣获山东省第三批“非遗助力扶贫”先进典型乡镇。

  核雕(黄河口核雕)

  核雕(黄河口核雕)是一种精巧复杂的微型雕刻技艺,流传于东营区的黄河口核雕,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具有相对完整的技艺存留。黄河口核雕以桃核为主要雕刻材料,后加入橄榄核、杏核,雕刻工具与其他地区不同,以双刃戗刀为主。近年来,黄河口核雕不断在题材设计、技艺技法上创新,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金奖,作品《渔》被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非遗文化产品。

  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于2021年11月参评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顺利进入公示期。

  鲁锦(刘营老粗布纺织技艺)

  刘营老粗布纺织技艺,现主要流传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刘营村一带。史口镇刘营村自古以来就世代传承着手织老粗布的传统技艺,刘营村勤劳贤惠的妇女们在历史长河中母女相传,形成了独具民间特色的纯棉手工纺织技艺,各种品类与花色的手工纺织制品充满浓郁乡土气息,可谓最自然最健康的布料,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刀具制作技艺(双王刀锻造技艺、梅花刀锻造技艺)

  双王刀锻造技艺:古时麻湾为黄河岸边繁盛一时的商贸码头,与麻湾同享盛名的还有麻湾王家铁匠。龙居麻湾刀锻造技艺其产品坚固耐用,刃口锋利,具实用价值,在东营、滨州、德州、淄博等地均有销售。

  2007年该项目以“麻湾刀”为名称正式录入东营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申报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以传统刀具制作技艺(双王刀锻造技艺)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阶段。

  梅花刀锻造技艺:梅花刀锻造技艺始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2020年10月,该项目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申报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以“传统刀具制作技艺(梅花刀锻造技艺)”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阶段。

  肉食传统制作技艺(龙居肴鸡制作技艺)

  龙居,因宋太祖赵匡胤带兵驻扎此地而得名。因其怒杀当地一霸郎一刀,百姓感其恩,当地一杨姓厨师连夜赶制肴鸡、肉丸等上等菜品,龙居肴鸡因赵匡胤吃过而名扬四海。龙居肴鸡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考究。

  该技艺历经五代传承,自19世纪中叶流传至今,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特色旅游产品,备受人们的喜爱。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申报东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以肉食传统制作技艺(龙居肴鸡制作技艺)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阶段。

  肉食传统制作技艺(龙居顺昌牛肉丸制作技艺)

  肉食传统制作技艺(龙居顺昌牛肉丸制作技艺)起源于黄河之滨的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历经百余年传承,龙居顺昌牛肉丸制作技艺现如今积极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为更多的中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乡镇就业,推动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让民众广泛参与到技艺的传承中来,在该项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巩固了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真正做到在非遗保护中共享保护成果。

  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参加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并顺利进入公示。

  酒传统酿造技艺(兴隆酒坊酿酒技艺)

  酒传统酿造技艺(兴隆酒坊酿酒技艺) 起源于公元959年后周时期,现主要分布于东营区龙居镇。公元960年,赵匡胤开国称帝后,念念不忘酒坊的酒香,遂派员到酒坊接酿酒师到宫廷专门酿制美酒。自此,酒坊名扬四海。在抗日战争时期,第十七代传承人张光斗经常把酒秘密送往清河军区垦区用于伤员的日常疗伤消毒。

  2020年,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参评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以“酒传统酿造技艺(兴隆酒坊酿酒技艺)”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阶段。

  “锔艺”(黄河口锔瓷)

  “锔艺”(黄河口锔瓷)是中国民间修复瓷器的古老手艺,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修复起来。其产生的年代现已无法考证,但元末明初《墨娥小录》与明代《拾青日扎》所引文章中就记录锔钉的使用。

  清末民初,东营地区(黄河沿岸)百姓生活普遍落后,物质资料匮乏,家中瓷器破碎之后往往不是像现在扔掉换新的,而是交给“锔瓷”匠人修补。他们挑着锔瓷挑子走街串巷补锅锔瓷,本地人多喊他们“锢漏子”。

  2020年10月,黄河口锔瓷技艺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参加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评审,并以“锔艺(黄河口锔瓷)”为名称顺利进入公示。

  中药传统制剂方法(曲氏熥药制作技艺)

  曲氏熥药制作技艺,起源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曲氏熥药制作技艺在传承与流变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曲氏家族习医者共同遵行的曲氏医训。

  上世纪90年代,曲氏熥药制作技艺第十一代传承人曲宝仁,将其带入东营地区,目前已为十余万患者解除痛苦,使该项目获得广泛赞誉。

  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21年11月,该项目申报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顺利进入公示。

  西商锣鼓

  西商锣鼓起源于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西商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西商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西商锣鼓自第一代传人商曰谋、商安然、商世昌之后,可考证的是第四代传人商良臣锣鼓技艺最高。以后经过第五代传人商庆义,第六代传人商可苓,第七代传人商树院、商世芳等,第八代传承人商曰武,至今已传至第九代。

  在传承人的努力下,该技艺不断延续和发展,对史口镇及周边乃至东营地区锣鼓技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第八代传承人商曰武的努力下,目前已有200余人接受系统培训,且传承人以每年50人的速度增长,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锣鼓表演形式,并形成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传承群体。

  2020年10月,该项目正式录入东营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被命名为“西商锣鼓”。2021年11月,该项目申报东营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顺利进入东营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拓展名录的公示。

编辑:王丽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