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层社会治理“金水模式”探析

2020/10/20 10:46:44   来源:东营日报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社区,有这样一群人——

  每天定时巡逻,用恒心守护居民安宁;调解家长里短,用热心换来社区和谐。他们身份各不相同,退休老党员、老民警、老教师……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水大妈”。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打造出居民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叫响了“金水大妈”品牌,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社区治理“破题”的关键在哪里?

  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锻造“主心骨”

  80多岁的赵华元是“金水大妈”的一员。说起“金水大妈”的由来,他记忆犹新。“这要从2015年春天说起,那时候社区治安很差……”

  金水社区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最早建成的小区之一。随着小区居住人员逐渐增多,网吧、餐馆、市场集聚,出租户多、人员成分复杂,入室盗窃、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警情高发多发,一度成为被全市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

  这一切,包括赵华元在内的社区老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多次讨论,决定带头行动起来、守护社区平安。就这样,一支由老党员带头,楼栋长和热心居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他们在社区定期巡逻,排查隐患,守望平安。

  “走得进居民的家门、坐得下居民的板凳、拉得起居民的家常、帮得上居民的求助”,在“金水大妈”这支队伍中,17名党员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居民群众的主心骨。“后来,队伍从十几人渐渐扩展到了五六十人,因为女同志居多,于是就有了‘金水大妈’这个称号。”赵华元回忆道。

  “不怕乱摊子,就怕软班子。”积极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组织架构的变化,金水社区把狠抓党建、夯实基础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东城街道党工委将“班子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总抓手,结合社区规模调整,对部分社区书记、副书记岗位实施竞争上岗,选出敢担当、能实干、政治素质好、群众感情深的好书记,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大为改观。金水社区划分出9个党建网格,辐射36个治安网格,发动36名党员争当网格协管员,每名党员网格协管员联系6名楼道长,楼道长联系本楼所有住户,逐步建立起了社区支部主导、党员联系楼道长、楼道长负责每户居民的综治架构。

  如今,“金水大妈”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8支264人,与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密切配合、协作联动,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随时接收、及时上报,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近年来,社区与派出所联合行动,“金水大妈”共同参与,先后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占用消防通道、地下室出租等治理行动15次、清理“僵尸自行车”5次,有效实现了消防通道占用率、住人地下室漏管率、居民投诉率“三下降”和治安管事率、信息采集率、群众满意率“三上升”,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金水社区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和谐小区、平安小区。

  部门作用怎么发挥?

  坚持联建联创、统筹资源力量,唱响“大合唱”

  “现在,‘金水大妈’在我们社区群众中深入人心,成为东城街道乃至开发区的一张响亮名片。这离不开金水派出所特别是天奎警务室的大力支持。”回顾“金水大妈”发展壮大的历程,金水社区党委书记刘关山深有感触。

  围绕推动社区治理创新,金水社区与金水派出所不断探索社区治理联建联创机制,建立“党务+警务+社务”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天奎警务室,创建社区警务共同体。同时,社区党支部与金水派出所党支部开展联建联创,以公安党建的独特优势配合社区党支部抓好自身建设。两个支部签订共建协议,明确组织生活共过、社区事务共商、居民难题共办等多项机制。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针对社区中存在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社区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社区和警务室在成立调解组织领导机构、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化解水平上下功夫,确保民间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调解在小、化解在最初阶段。

  “很多事都是居民间的小摩擦,比如装修扰民造成的邻里纠纷等,这时候‘金水大妈’及时出面、调解沟通,往往能将小矛盾及时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便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金水派出所天奎警务室社区民警陈天奎介绍说。

  曾经社区里有老两口闹矛盾,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恶性循环导致感情越来越差,有时隔壁都能听到他们争吵的声音。对此,“金水大妈”多次上门,把两口子分开做心理疏导,从中午劝到天黑。在调解过程中,他们发现夫妻俩之间还是有感情的,只是缺少有效沟通,导致误会越来越深。在“金水大妈”的耐心调解下,终于解开了他们的“心结”。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社区民警每周都会梳理本社区警情,及时推送涉及矛盾纠纷类的敏感警情。特别是对涉及刑释解教、前科劣迹、涉毒等重点人员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和“金水大妈”重点关注,靠上化解。同时,把楼道长化解成功率纳入群防群治积分考核,鼓励楼道长积极发挥作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层、最外围。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出明显成效,仅去年以来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6起,切实做到了“矛盾不上交”。

  为激发“金水大妈”工作积极性,市公安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为“金水大妈”制定了积分奖励制度,金水派出所为“金水大妈”统一配备了“黄背心”“蓝臂章”,既规范了标识、亮明了身份,又增强了大家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

  “穿着黄背心,戴上蓝臂章,队员们不管是参与巡逻,还是入户调解,感觉心里底气特别足!”赵华元告诉记者。

  警务“赋能”让“金水大妈”精神更足、干劲更高。社区民警与“金水大妈”经常联动,共同开展治安巡逻、防范宣传、入户走访、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社区文明创建等活动。“金水大妈”被市公安局誉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并在全市推广金水社区群防群治工作法。

  群众积极性怎么调动?

  坚持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画出最大“同心圆”

  “菜叶是厨余垃圾、烟盒是可回收垃圾……”每天早晨,身穿红马甲、手拿宣传册的常红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垃圾分类站前,为即将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桶前”指导。

  “每天早晨5点半到7点,我们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各个垃圾回收站前,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常红口中的“我们”是跟她一起参与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的志愿者们。刚开始,这支队伍只有包括常红在内的10位“金水大妈”,但渐渐地队伍越来越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

  宣传教育在垃圾桶边进行,起初很多人难以接受。常红说:“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居民不理解,指着鼻子说我在作秀。”但一想到这项工作的意义,她和其他9名“大妈”还是选择坚持下来,每天风雨无阻。渐渐地,居民开始有了一些新变化,他们会主动打招呼:“常大妈,早上好!我这袋垃圾扔这里对吧?”碰上下雨天,还会主动为他们送来雨衣、雨伞。

  关爱空巢老人、认领绿地改善小区环境、服务青少年的“夜读社”……在“金水大妈”带动下,居民主动参与各类活动、为社区奉献力量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社区渐渐地变成一个“有事你说话、大家热心帮”的大家庭。

  为更好满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需要,金水社区将“金水大妈”队伍细分为治安巡防、信息收集、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不同类型的小组,制定了七项管理制度和三项八条积分考核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根据治安形势任务和重点工作安排,动态调整工作时间和模式,更好满足不同群众、不同事项的管理服务需要。随着“金水大妈”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愈发高涨。

  依托“金水大妈”骨干成员,金水社区积极培养由社区内部居民组成的“草根型”社区自治组织,不断拓展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和渠道。于是,大家都成了管理社区最到位的“眼”和“手”——路灯脱落、井盖破损、环境污染等问题,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就自己动手,不能自己解决的就主动告知网格员,推送给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解决。

  今年,金水社区还成立了以服务青少年为主的“夜读社”、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爱心帮帮团”、指导垃圾分类工作的“桶边员志愿服务队”等8支社区自组织队伍,因地制宜策划实施了一批社区营造“微项目”,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局面蔚然成风。

  通过党建引领、共建共治,不断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实现从末梢治理向源头治理、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碎片管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在“金水大妈”的助力下,金水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已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编辑:葛婷婷    责任编辑:张敏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