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9/7/18 17:21:47   来源:东营日报    

  “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心无旁骛搞研发,源于创新的价值感”“从中小微做到规模以上企业,凭借的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动能转换,‘产’‘智’融合是关键”……近一段时间以来,记者相继采访我市数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从这些企业发出的声音里,一个强烈的感触是,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自觉的选择、成为他们自信的源泉;创新,激发了黄三角城市发展的无限活力!

  2018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创新型城市建设,东营市从全国51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支持建设的17个创新型城市之一,全省仅我市和潍坊入选。荣誉的取得,是东营市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力聚焦产业、企业、平台和人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现。

  东营市产业特色明显,易于构建产业链条和孵化链条,而做强链条必须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着手。围绕“5+2+2”产业,我市推进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市级以上项目367项,获得专项资金支持17456.14万元。为给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路径遵循,我市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计划,编制完成了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石油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橡胶轮胎、新兴产业育成图完成了初稿,正在论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省、市县政府与金融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制定出台了《东营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截至6月底,东营市已与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签订了省市金融机构三方合作协议,科技信贷企业备选库入库企业达到172家。

  来看几个数字: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7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到292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00.84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居全省第六位;研发投入占G D P的比重达到2.64%,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首次突破200家,达到206家;去年高企总数净增57家,增长38.3%,净增数与增幅连创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3.98%。育“高企”,宛如育人。为壮大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队伍,我市密切关注中小微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成长瞬间”。通过开展东营市“十强”高新技术企业和“十新”科技型企业评选工作,及时落实创新券等相关扶持政策,全市科技系统多措并举,支持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税收贡献大的科技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引领和示范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产业集了群、企业“冒了尖”,若假以重要的科创平台支撑,则能量释放不可估量。构建“国家农高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四级联动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全力配合推进省政府与中科院共建的黄三角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垦利省级农高区、市畜牧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获批;东营高新区建设东营高新区(上海)联合创新中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4家……当下的东营,对平台的渴求急切,平台搭建的实干动作也随之越来越多。同时,我市相继起草《关于推进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意见建议》,启动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起草《东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错位发展”的思路,在每个县区布局建设若干个众创空间、至少一个专业孵化器和产业园区,打造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链。

  以合作促创建,激发出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我市统筹整合23个市直单位的相关人才政策,出台《关于完善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将人才专项资金规模扩大到5000万元。今年共推荐11名高层人才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有望实现较大突破。深化油地融合发展,东营区石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投入运营,油地共建的胜利科技孵化器一期4000平方米已投入运营,已有18个创新团队、7家初创期科技企业入驻。与此同时,各类产学研活动密集展开,凸显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示范效应。

  为有效调动科研院所、企业、个人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东营市科技体制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如不断完善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先后研究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东营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在科技创新项目管理、规范、支持、奖励等多方面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又如,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培育科技成果评价机构11家,2018年完成科技成果评价308项,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家,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3家,技术合同登记事项全面下放县区。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认真做好以“一次办好”为重点的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梳理出6项行政权力“一次办好”事项和7项公共服务“一次办好”事项,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发展服务最优的“三最环境”。

  把握“第一动力”,增添无限活力。随着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增长极的支撑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编辑:孙岩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